工作动态

 

青春普法进基层 法治护航促振兴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三位一体”法治服务体系的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05

本站讯(学生通讯员黄旭丹)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推动法治乡村建设,2025年7月4日,宜春学院政法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法治赋能红土,青春助梦棋枰”为主题,创新构建预防-干预-保障三位一体法治服务体系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普法,让法治精神浸润山乡每个角落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预防为先:法治教育从小抓起

在幽居村活动中心,实践团专为留守儿童设计了法律小课堂通过自编的《小小法律人》游戏课讲解校园霸凌防范知识。“如果有人抢你的书包,要像剧中张书记说的那样勇敢说不!小朋友在课上积极抢答道。同时团队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专项调研,调研发现,虽然67%学生未经历霸凌,但仍有部分学校存在反霸凌措施缺失的问题团队据此建议强化家校协同,通过常态化陪伴与法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村民反馈:“现在孩子们有了‘法律小老师’的联系方式,遇到问题能及时求助了。”

孩子们正在填写调查问卷

干预为重:化解矛盾纠纷在基层

“彩礼不是买卖,婚姻不是交易!”在村文化广场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彩礼情景剧《彩礼风波》吸引了近百名村民驻足观看,剧中通过鲜活的地方方言和贴近生活的剧情,还原“天价彩礼”引发的家庭矛盾。通过村支书角色讲解《民法典》“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条款,让村民在欢笑中领悟法律知识。嫁女儿不是卖女儿,这个道理要让大家都知道。村民李大爷感慨道。团队趁热打铁发放法律手册,现场解答婚姻家庭、财产纠纷等问题,将法治服务延伸至矛盾源头。该情景剧以“小切口”反映“大民生”,是团队前期调研的精准落地。针对当地高额彩礼习俗,学生用当地方言演绎、生活化剧情转化法律条文,让村民在共鸣中提升法治观念。

情景剧演绎

保障为要:构建长效服务机制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走村入户,为村民发放精心编印的《法律援助宣传手册》100余册。内容涵盖防诈骗、婚姻家庭、劳动权益等实用知识,并附宜春学院政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方式。“这些知识太实用了!”村民王大妈说,“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一看就明白。”针对留守老人居多的特点,学生采取“一对一”讲解,确保法律知识“听得懂、用得上”。

团队负责人表示:“从孩子到老人,法治服务一个都不能少法治服务需久久为功我们将持续通过‘线上咨询+定期回访’,让‘流动普法’变为‘常驻服务’。”

学生正在向老人一对一普法宣传

从彩礼剧的“接地气”到入户普法的“冒热气”,七天的实践,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师生实践团用专业与情怀,让法治清泉浸润山乡每个角落。这场校地联动的普法实践,既是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和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青年学子用行动诠释“法治为民”的责任担当。

 

一审: 罗欣雨

二审:彭 

三审:江海华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