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巡礼·立德树人】廿五载春风化雨 润法魂于无声处 ——专访宜春学院政法学院“最受学生欢迎十佳教师”陈淑文

发布时间:2025-09-10

   本站讯(学生通讯员黄旭丹万泽钦)在宜春学院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笑声与思辨之声交织回荡;她的名字在学生口中广为流传,提及便与“亲切”“有趣”“受益匪浅”紧密相连。她,就是已在讲台上扎根二十五载、刚刚荣获宜春学院“最受学生欢迎十佳教师”称号的陈淑文副教授。二十五年来,她以严谨的学识为根基,以无私的关爱为养分,在三尺讲台上耕耘出满树繁花,成为一届届学子求学路上最温暖的灯塔。

深耕讲坛廿五载,她是“复杂知识的化简者”

  自2000年9月入职宜春学院,陈淑文老师便将根须深深扎进了这片教育沃土。二十五年光阴里,她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主讲《民法》《侵权责任法》等核心课程。这些课程素来以理论艰深、法条繁复著称,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却总能变得生动易懂。

上陈老师的课,常能听到阵阵笑声,笑着笑着,复杂的法律概念就懂了。”这是学生对她的真实评价。她仿佛拥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能将抽象的法律原则与鲜活的社会热点、生活趣事巧妙融合,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这份“让同学们轻松掌握知识”的背后,是二十五年教学经验的沉淀,是对知识体系的反复打磨,更是她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的赤诚之心。她的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平台,更是思维训练的盛宴,也因此收获了“教学效果卓著,广受好评”的赞誉。


陈淑文老师参加会议

教学科研并进,她是“知识产权领域的播种人”

  若仅将陈老师视作一名受欢迎的教书匠,那便低估了她的专业厚度。讲台之下,她更是在学术研究领域深耕不辍的学者。据资料显示,她主持及参与的各类省部级课题达30余项,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丰硕的科研成果尽显其深厚学术功底。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学院知识产权专业负责人,她不仅是理论研究者,更是实践先行者。她曾多次加入宜春市知识产权宣讲团,将专业的知识产权知识播撒到更广阔的社会土壤中;2023年,她还亲自带队赴南京、河南等地高校交流学习,积极汲取先进办学经验,全心擘画学院知识产权专业的发展蓝图,致力于培养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新型法治人才。

陈淑文老师赴外交流学习

亦师亦友暖心田,她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

  “课后也耐心解答疑问,关心学生成长”——这句看似平实的评价,正是陈淑文老师二十五年如一日的真实写照。她的“好”,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精彩,更源于对学生的真诚关爱与一以贯之的负责态度。                                   

  这份对学生的守护,在时间维度上写下了温暖的注脚:她担任思鸣师协会指导老师已逾十年。十年间,她陪伴无数学生在辩论赛场上唇枪舌剑,锤炼思辨能力;在社团活动中交流思想,塑造健全人格。她是辩论队里运筹帷幄的“定海神针”,也是学生们愿意倾诉心事的知心朋友。正是这份亦师亦友的长期陪伴,让她高尚的师德、卓越的风范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学子,成为学生心中无可替代的“淑文老师”。

陈淑文老师对思鸣辩论赛进行点评总结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廿五载春秋流转,青丝渐染霜华,不变的是她对教育事业的炽热爱忱与对学生的无限关怀。陈淑文老师用人生轨迹,完美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她是将严谨法学理论与温暖人文关怀相融合的优秀教师,是用二十五年光阴践行“师者”使命的纯粹教育者。她的“受欢迎”,是学术深度、教学智慧与人格魅力共同铸就的必然结果。宜春学院的讲台因她而更显生动,学子们的青春因她而更添丰盈。

 

一审:彭 

二审:彭农乐

三审:江海华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