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史学会第23届学术年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此次年会的主题为“凝聚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0余位民族史专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我院贺冬博士应邀参加此次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提交的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马成俊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研究员,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云南大学刘正寅教授分别致辞。研讨会上,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华涛教授的《抗战期间回族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路径》、华中师范大学刘玉堂教授的《西汉对匈奴和亲政策的学术史考察》、吉林大学程妮娜教授的《金初女真皇族与宗室博弈考论——以国伦勃极烈的家族为中心》、云南大学刘正寅教授的《别失八里:明人的西域认知与话语》、中国社科院李大龙教授的《农耕王朝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青海民族大学张科教授的《建构、认同与固化:“汉裔土司”何以发生》等主旨发言引发了参会代表的积极讨论。本次会议分线上线下七个分会场,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民族史学科理论与方法”“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民族文献与历史书写”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理论观点以及学术思想。闭幕式上,陕西师范大学王欣教授、兰州大学杨文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彭丰文研究员分别作了主旨发言,七个分会场的代表分别进行了线上线下汇报。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云南大学刘正寅教授对本次年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学者们精彩的学术报告、不同角度的交流互动和丰富多样的学术成果,对推动我国民族史学科的发展以及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贺冬博士
在分论坛活动中,贺冬博士以《论唐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现路径》为题做了发言,发言开篇认为,唐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成逻辑主要包括空间的封闭与开放、政治的碰撞与重组、经济的依存与互补、战争的驱动与整合。回溯唐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空间的封闭与开放是构成唐蕃民族接触交往融合的地理因素。由于吐蕃的总体地形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从而导致了其东部地形环境的相对开放以及其南部、西部和北部地形环境的相对封闭,进而决定了其东部方向的对外交通极为便利而其南部、西部和北部方向的对外交通则较为困难,因此也决定了吐蕃人向唐朝中原地区流动的可能性要明显地大于其向南、向西和向北流动的可能性。政治的碰撞与重组是构成唐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治因素。唐朝以都城长安为中心向边缘推行的“天下”理念是其政治统合促成民族流转的向心运动目标所在,吐蕃虽然不断调整对外扩张的军事策略,与唐朝军事冲突不断,而且大多数由吐蕃挑起并给唐朝造成较大损害,但始终与唐朝甥舅国相称,把握内向忠诚的政治承继原则。经济的依存与互补是构成唐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济因素。与唐的经济交往是吐蕃得以持续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样,唐朝也不能离开吐蕃而获得足够的战马和牛羊牲畜,双方之间合作和互补性逐渐增强,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局面,汉藏之间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可以说,唐蕃经济交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战争的驱动与整合是构成唐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军事逻辑。
闭幕式上,陕西师范大学王欣教授、兰州大学杨文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彭丰文研究员分别作了主旨发言,七个分会场的代表分别进行了线上线下汇报。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云南大学刘正寅教授对本次年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学者们精彩的学术报告、不同角度的交流互动和丰富多样的学术成果,对推动我国民族史学科的发展以及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贺冬博士作为代表应邀参会,并聆听发展论坛精彩发言,反映了我院对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密切关注,尤其是对民族史的社会宣传、民族史的学科建设、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