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学生通讯员 李怡晨)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汲取奋进力量,7月13日下午,宜春学院政法学院“筑梦青春,礼赞百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彭东老师与赵振宇老师带领下,联合宜春市袁州区湖田镇樟树村村干部,在该村展开了寻访“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活动。
夏日炎炎酷似火,寻访热情不退减,跟随村干部的脚步,走在寻访老党员的乡村路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村民富裕,社会实践团成员无不惊叹乡村变化大,无不真切感受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力量。
坚守入党初心,传承党员精神
听闻大学生们来到家中采访,88岁高龄的龙成德爷爷盛情接待了“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身戴“光荣在党五十年”的勋章,这位老党员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勋章光辉熠熠,更让他深感自豪。尽管岁月流逝,但爷爷依然清楚地记得自己入党的时间和原因,爷爷入党已五十多年光景,因在国企内积极工作,坚定路线,被工友们一致推选入党。在岗位上的他,不仅平时积极认真工作,认真学习党的理念和思想,坚持把党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十余年,爷爷仍旧不忘初心,“我们要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在谈及原因时,他郑重地向社会实践团强调到:“从过去吃不饱、穿不暖到如今吃穿两不愁,我看到的改变真的太多太多了。不仅是我,我们全体人民都感谢党,感谢总书记。我更加相信在新时代中,我们党会越走越好。”访谈最后,爷爷对社会实践团成员提出了要求。身为一名老党员,他见证了党如何带领国家一步步走向富强的奋斗征程。而青年人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更要努力在思想上靠近党、了解党,在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知行合一。
此外,在访谈中,社会实践团了解到,龙成德始终以党章要求自身行为,也对家中的孩子们从小就做了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要通过努力学习完善自身,认真学习党的理念与思想,在思想行动上努力向党组织靠拢,为新时代的中国梦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这位老党员还表明在自身的榜样引领作用下,他的孙子孙女也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对党的绝对忠诚。
图为老党员同学生老师交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怡晨 摄
不忘党恩系民生,砥砺奋进新征程
同龙成德爷爷交流之后,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接着来到了龙启德爷爷家。在与社会实践团的交谈中,他首先表示能够作为一名光荣在党五十年老党员接受采访使他倍感自豪。时间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不留痕迹地将这位老党员的青丝换上了满头白发。即使很多事物都已经忘却,但他对于自身入党原因与时间都记得十分清晰。爷爷回忆到于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供销社入党的他,在岗位上积极认真,思想上作风端正,被大家一致推选。
因为年龄的问题,爷爷的耳朵不太灵敏,但当谈到党,他坚定地说,“我们都要听党话,跟党走。我们党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每一个党员都要牢牢记住的。”爷爷讲到,最艰苦的时候,他作为共产党员更是主动帮助其他村民渡过难关,是党中央和大家给予他的鼓励和肯定,他也一定会努力将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从老党员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坚定,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对共产党的信仰,他们亲眼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壮大发展,人民生活一年一年越来越好,国家一天一天和谐富强。
爷爷回忆起往事时眼角泛起了泪水,“那个时候没饭吃,家里人多,红薯白粥乃是家常便饭,没有吃饱的时候,可是后来生活越来越好了,粮食越产越多,生活得一天比一天幸福!”从爷爷的生动讲述中让社会实践团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他们这一代人几乎是同党同国家一同长大的,他们经历过生活从不好到好,更从中看到了我国复兴事业在党领导下,继往开来,稳步推进。
他欣慰地看着实践团成员说:“你们大学生更应该努力向党看齐,深入基层,了解时事,为人民服务。要记住只有深入基层了解民生,才更能够有切身感受。”
图为老党员同学生们交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怡晨 摄
正如今日采访的两位老党员的殷殷期望,青年人要有理想,有担当,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璀璨的当下正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不断延展,而光明的未来则需要新时代青年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实开拓。
图为实践团访谈老党员照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怡晨 摄
通过今天走访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们,聆听他们的入党故事,回忆他们的峥嵘岁月,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了老党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更看到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蓬勃发展趋势,在他们的引导下回顾了我国走过的艰难历程,也更加明白了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大家都应该迎着新时代发展的潮流,不忘来时路,奋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