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学生通讯员彭美倩)为更好了解农村环境治理现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宜春学院政法学院“筑梦青春,礼赞百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7月13日至7月15日在彭东老师,赵振宇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宜春市袁州区湖田镇深入开展以乡村环境治理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七月骄阳似火,宜春学院政法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乡村环境治理展开全方位、多方面的调研。广大居民积极配合,回答实践团所提出的问题,并就湖田镇环境治理提出建议。
7月13日,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湖田村村民练后云家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一入家门,映入眼帘的是摆放的井然有序的家具,地面干净整洁。据调研反馈,湖田村居民大多是中老年人,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村委会针对此情况采取宣讲、专业人员讲解介绍、网络宣传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就环境治理如垃圾分类、秸秆处理、厕所改造等问题对村民进行环保知识教育。“目前,我们村的各方面卫生设施完备,特别是垃圾分类做得格外出色,近年来,乡镇政府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于环境治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村里也经常举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教育,绝大多数人对于垃圾分类的知识还是比较了解的。”练后云欣慰地说道。
7月14日,蝉鸣依然不停歇地为夏日奏唱着,实践团成员们继续前往湖田镇湖田村进行问卷调研活动,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一个个红色的身影穿梭于湖田村地各个街道中。
一位身穿黄色马甲的清洁工吸引了成员们的注意力,作为乡村环境的守护者,她对于乡村环境治理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湖田村环境在近年来发生了重大改变,垃圾分类站点的设立,焚烧秸秆的罚款处罚、惩治乱砍滥伐等规章制度的设定等都为乡村道路环境、居住环境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对于工业污染、垃圾分类局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还需要村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这位守护者看着面前被阳光照射的干净整洁的街道,向社会实践团表述道。实践团成员们看着她脸上工作的汗水,对其工作的辛苦表示深切的关怀,他们指出,没有一位位环卫工人的存在,就没有当今湖田村如此安然和谐的乡村环境。
图为实践员与环卫工人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彭美倩摄
经历了两天的问卷调查活动后,为使得调研结果更具说服力,7月15日宜春学院政法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湖田镇樟树村进行进一步的深入问卷调查。纵然汗水淋漓,但他们却始终秉持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真理,力争从充分的调研报告中更好地了解乡村基层环境治理状况。
步入樟树村,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居住楼、整洁有序的街道、停放整齐的车辆以及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点。在这里,实践团有幸访问到一位老党员,在谈及到樟树村的环境治理问题方面,这位老党员侃侃而谈。他提到,樟树村一直以来对于环境治理方面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村民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工作,特别是对于秸秆处理,往往采用喂养牲畜这一可持续发展方式。樟树村近年来更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组织开展各类讲座,环境知识宣传等,以村民和村干部协调治理的双向管理模式推进环境治理建设。随后,老党员也带领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参观樟树村各街道状况,亲身感受环境治理的成果。
图为实践员采访村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彭美倩摄
图为樟树村垃圾分类站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彭美倩摄
为期三天的调查问卷活动在落日余晖中圆满落下帷幕,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在调研过程中,在与村民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切身感受乡村环境魅力,在实践中运用自身专业知识,投入于基层建设中。
本次走访问卷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社会实践团成员们收集到了有关乡村环境治理的详实数据,更加彻底地了解了当今乡村振兴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入了解群众,切实把握群众对于环境治理的美好需求。
图为湖田镇居住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彭美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