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入文字] 政法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有题目、摘要及关键词、目录、引言(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谢辞等几部分构成。 一、论文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要有概括性,让人看后能大致了解文章的确切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题目的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 中文题名 作者 (宜春学院 政法学院;专业名 学号) 指导老师:姓名 二、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一)摘要 1.摘要是论文的精华,在很大程度上比正文还重要,要求摘出文章中重要而有新意的主要观点,并给予客观、具体的陈述。 2.摘要不得进行自我评价,并要排除本专业领域内常识性、科普性的内容。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能使用第一人称,如“本文”、“作者”等词语,要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3.摘要不求反映文章概貌,但必须叙述论文的基本观点。摘要要求论述简明,逻辑性强,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行文活泼,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采,以唤起读者对全文的阅读的兴趣。字数为200~300。 (二)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为3-5个,中间用分号间隔,最后一个词后不出现符号。 三、英文标题、作者、摘要及关键词 英文标题 Author ( Yi-chun University, Politics and Law Depatrment; Profession Name,Student Number) Abstract:The rural population,(不一定要直译中文摘要内容,表述内容可以有所不同,但同样须简明扼要。) Keywords:word1;word2; word3(是对中文关键词的翻译,除专用名词的首字母大写外,其他词为小写格式) 四、目录 论文编写完成后,为了醒目和便于读者阅读,可为论文编写一个目录。目录可分章节,每一章节之后应编写页码。 五、前言 作为摘要和前言,虽然所定的内容大体相同,但仍有很大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摘要一般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前言则可以稍微具体些;摘要的某些内容,如结论意见,可以作为笼统的表达,而前言中所有的内容则必须明确表达;摘要不写选题的缘由,前言则明确反映;在文字量上前言一般多于摘要。 六、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较多篇幅。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结果和意义的阐明;理论论证,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等等。根据课题的性质,论文正文允许包括上述部分内容。 (一)正文的写作要求: 1.理论分析部分应写明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所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别人用过的,哪些是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这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略表达。 2.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分别用以下几种方法说明: (1)用实验方法研究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原材料的性能是否标准,并应对所有装置、仪器、原材料做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或操作方法,力求叙述得简明扼要,对人所共知的或细节性的内容不必详述。 (2)用理论推导的手段和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这方面内容一定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习惯与程序。换言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论点为中枢,组织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 (3)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调查目标、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等,这些内容与研究的最终结果有关系,但不是结果本身,所以,一定要简述。但对调查所提供的样本、数据、新的发现等则应详细说明,这是结论产生的依据。若写得抽象、简单、结论就立之不牢,分析就难以置信,写作中应特别予以重视。 3.结果与讨论是全文的心脏,一般要占较多篇幅,在写作时,应对研究成果精心筛选,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样品、认识等挑选出来,写进去,作为分析的依据,应尽量避免事无巨细,把所得的结果和盘托出。在对结果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观性,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以便别人以此为依据进行核实验证,对结果进行分析后所得的结论和推论,也应说明其使用的条件与范围。恰当运用表和图作结果与分析,是科技论文通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正文格式要求: 修改后的正文字符格式一律为五号宋体;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表格内容、标题和表注,图片标题为小五号楷体:参见表格格式。 字数要求正文篇幅一般在8000字以上,包括简短引言(可根据情况省略)、论述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遵守我国著作权法,注意保守国家机密。 1.文中标题 文中标题级别一般不超过四级,依次为:一、(一)1.(1)①,前/引言不排序,不能出现“一、引言”字样,而是将内容直接置于正文的一级标题之前。简短的结语/结论/结束语也不排序,可以用结语/结论/结束语等字样作为标题,置于正文的最后。一般不用副题名。一级标题后可接下一级标题,也可以接正文。 2.文中图、表 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数量一般不宜过多(6幅及以内较为合适)。 ①表格格式: 表1 中文表题居中(表随文出现) 换行时此处对齐
注:表注采用小5号宋体 七、结论 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以及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一般写得概括、篇幅较短。撰写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结果要简单、明确。在措辞上应严密,容易被人领会。 2.结果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属于前人和他人已有过的结论可不提。 3.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研究的成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因为对科学问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八、注释与参考文献格式 (一)注释 如有引用他人成果的,一定要有注释。不管在论文的哪一部分,采用到前人的观点、方法、结论、成果时,都必须注明其来源。如不这样做,就有抄袭、剽窃、侵权之嫌。 (二)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与附录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及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引用参考文献时,必须注意写法的规范性。 此外,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 如果论文中引用的符号较多,为了节省论文的篇幅,并且便于读者查对,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注意:本刊文尾参考文献表中所有的标点符号(除文章标题中的符号不变外)均为半角的英文标点。 (三)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标注 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标注时不用(脚注和尾注)自动格式。 1.注释(脚注)必须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注释在正文中用上标格式的带圆圈数字标注,如①②③……。注释的文字、内容,按先后顺序统一编排在用页末注(整页排序),即把注文放在加注所处一页的下端;公式、图表应按顺序编号,并与正文对应。 2.参考文献:15个以上, 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要按照学术道德与规范,凡是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材料、图表等,都要对它们在你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且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若有注释则位于注释表后)。记住:只列出参考文献表,但在正文中未标出序号,这种现象叫“虚引”,虚引是不符合本刊论文规范。 ①按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以上标形式标在右上角,示例张三……;[1] ②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示例:张三指出:“……。”[1]李四认为:“……。”[2,3]形成了多种定义……。[7,9,11-13] ③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能编一个序号,用半圆括号“()”标出引文的页码,引文页码放在“[ ]”之后,示例:[1](P504)。参考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四)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以引用先后顺序编号(使用“[1]”方式注于正文相应处),必须引用直接阅读的原文文献,已录用待发表的文章需引用时,必须注明刊物名称。请在文献题目后给出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期刊[J]、标准[S]、专利[P]。 如下: 1.图书 [序号] 作者.题名[M].版本项(第1版不加标注).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示例: [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广西自然保护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35-38. [2]霍斯尼R K,韦杰.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M].李庆龙,译.2版.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67-39. [3][清]王夫之.宋论[M].刻本.金陵:曾氏,1845(同治四年),88-90. [4]全国信息与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委员会.GB/T 12450—2001图书书名页[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88-90. [5] Miranda Vickers. Between Serb and Albanian: A History of Kosovo[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56-68. [6] Peebles P Z, Jr.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 [M].4th Ed.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66-80. 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 示例: [4] 蔡昉,等.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12):41-49,91. 3.科学技术报告 [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A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 4.报纸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称,年-月-日(版次). 5.论文集 [序号]作者.篇名[A].主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6.学位论文 ①已出版的学位论文。示例: [1]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1965. ②未出版的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博/硕士学位论文,提交年份.示例: [1]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 7.报纸 [序号] 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 [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8.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版(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或可获得地址. 示例: [1]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 200112190019.htm.(主要用这个) [2]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History of OCLC[EB/OL].(1999-12-10)[2000-01-08].http:∥www.oclc.org/ about/history/default.htm. 在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及以下时必须全写,名字间用逗号隔开;超过3人时,只写3人,后面写等字。 九、谢辞 谢辞是在论文的结尾处,以简短文字,对课题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曾给予支持的人员,如指导老师及其他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十、毕业论文正文排版要求: 1.页面设置为:双面打印、上2cm,下2cm,左侧2.5cm,右侧2.5cm,装订线0.5m,页眉1.5cm,页脚1.5cm。 2.页眉设置为:居中,以小5号字宋体输入“政法学院毕业论文”。 3.页脚设置为:插入页码,居中。格式可根据全文一次打印输出。 4.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固定值,16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标题可适当选择加宽1行。 字体:五号宋体,标题小四号黑体加粗, 段落小标题编号方式: 一 (一级标题) (一)(二级标题) 1.(三级标题)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字数为200~300 参考文献:15个以上 外文资料:1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正文:8000字以上 十一、论文例文 欠 董青青 ( 指导老师:姓名 摘 关键词:农村人口;空心化;影响机制;欠发达县域 A DONG Qing-qing ( Yi-chun University, Politics and Law Depatrment; Public Affair Management ,123456789) Instructor: name A Key words:rural population; hollowing; influencing factors; underdeveloped county 目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理论………………………………………3 三、那诺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5 四、以人为本的那诺乡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路径………………………………8 结语……………………………………………………………………………………………10 前言 农 …… 一、模型选择与样本说明(二级标题) (一)模型的选择 目前研究农村人口流动的模型主要有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考虑到在分析时“是否选择流动”这一因变量是0/1二分类变量,所以本研究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同时借鉴程名望、史清华等人的研究思路从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两个方面研究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三点: 1.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 2. 3. 4. 5. …… 二、实证分析 由于个人样本数和家庭样本数不相同,所以从个人和家庭两个方面进行分别分析。 (一)个人特征分析 个人特征方面的变量主要选取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否进行研究。在进行分析之前,先将模型的因变量进行赋值:流动赋值为1,不流动即留在农村赋值为0。同时对各个变量进行分类:性别是男和女;年龄分为16-30岁年龄段、31-45岁年龄段和46-60岁年龄段;受教育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及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水平等阶段;婚姻状况包括未婚和已婚。 对这4个因素进行简单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可以粗略的看出解释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
注 ……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缩小与城市的收入差距。预期收入差异的存在是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本地的经济发展了,农民可以不用流动就可以获得与流动相当的收益时,他们当然不会选择“背井离乡”,舍近而求远。 (二)大力支持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第三产业等的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等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为劳动力的本土就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砀山县以“酥梨之乡”闻名,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一优势,在传统农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拓宽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收入。 ( 参考文献(15条以上) [1]程连生,冯文勇,蒋立宏.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心化机理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4):437-446. [2]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64(10):1193-1202. [3] 蔡昉.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经济学,1996,(2):1-6. [4] 蔡昉,等.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12):41-49,91.
谢辞
1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作品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