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部署,在社会实践中锤炼青年清正品格、筑牢廉洁根基,7月7日,宜春学院专职辅导员罗欣雨、赵振宇在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以“清风涤心,廉行致远”为主题,在千亩翠竹掩映的乡土,开启了一场紧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沉浸式廉政文化实践。在幽居村党支部书记萧文引导下,师生们于历史遗存中感悟“徙木立信”的治党初心,在躬身服务中体察“为民务实”的作风本色。 参观廉政文化馆 朝阳初升时,廉政文化馆内肃然无声。一柄木框斑驳的旧算盘静卧展柜,算珠锃亮如鉴,无声诉说着“分毫必清”的准则——恰如中央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在细微处筑牢作风堤坝。墙上泛黄的“扁担公约”,记录着干部肩挑重担翻山越岭的承诺,与当前“风腐同查同治”的要求一脉相承:作风失守是腐败温床,唯有从点滴严起,方能固本培元。展柜中干群合力清淤的老照片,渠水清澈见底,正是“为人民服务”初心最朴素的映照,亦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追求的纯净境界。 讲述廉政故事 午后蝉鸣中,教室化身“清廉课堂”。同学们俯身指导孩子们以稚笔描绘“廉”之意象。红梅傲雪、荷花亭亭、竹节铮铮——这些象征廉洁的意象,生动诠释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治理智慧:党风廉政建设既需宏阔格局,更需在细微处涵养清风正气。带着孙子参加活动的张奶奶,看着孩子画的挺拔青竹,欣慰地说:“竹有节,人得有骨气!从小懂这些,将来才走得正!”这朴素的认可,正是廉洁教育深入人心的回响,也呼应着加强年轻一代廉洁教育的时代要求。 童心绘廉洁活动 画作展示 日稍西斜,会议室中开启“清风课堂”。萧文书记结合村史与实例,阐述廉政的深层价值。他展示泛黄的“扁担公约”复刻本,剖析其承载的“责任重于山,信任贵如金”的永恒真谛,揭示中央八项规定实为干部“护身符”、民心“连心桥”的本质。他以别村干部由“一顿饭”滑向深渊的警示案例,阐明“风起青萍之末”的深刻教训与“风腐同查”的前瞻意义。凝望年轻学子,萧文语重心长:“‘廉’字重千钧,守的是立身之本”。 萧文书记讲廉洁 归途月色里,松涛声声浪,巍然挺立的苍松,无言诉说着此行最深刻的启示。宜春学院政法学院这堂行走的“廉政课”,以其生动实践昭示了多重深意。此次“三下乡”廉政主题实践,超越了简单的文化传播,成为一堂融合历史感悟、现实担当与未来期许的沉浸式大思政课。它不仅在幽居村的青山绿水间涤荡了心灵、锤炼了品格,更于无声处,为涵养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清廉根基,贡献了青春的力量,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些无声见证,深刻夯实了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作风建设“金色名片”的历史与实践根基。清风涤心,廉行致远,这趟旅程所激荡的回响,必将穿透时光,滋养更多心灵,守护朗朗乾坤。 一审: 罗欣雨 二审:彭 东 三审:江海华 |